2024级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力提升)
本方案适用于2024级园林技术专业三年全日制高职专业能力提升方向,由人居环境学院学院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与河北博然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公司等企业共同制订,并经学校审定、批准实施。
主要编制人:吴雪怡、彭勇菲、张丽丽、赵佳佳、李扬森、康宇彤、李才华、夏圣洁、周扬帆、燕泰翔教授、陈霞企业经理、卢志彦企业经理等。
一、能力提升改革思路及方式
1.改革思路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总课时2640课时,调整11%,共计288课时用于分类教学改革。
2.改革方式
通过基础技能测试、兴趣调研和职业规划问卷,综合评估学生的专业基础、兴趣方向和职业发展意愿。根据测试结果,将表现出较强的园林技术学习兴趣和潜力的同学分为能力提升方向。
二、能力提升培养方向
通过开展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综合性专业训练,使学生具有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等技能的较高的综合能力,具有能参加花艺、微景观设计等技能大赛的优势。可以从事制图员、施工员、景观设计师、制图员的职业,可就职于园林公司、景观设计院、公园绿地管理等单位,从事园林设计、施工管理、绿化养护等工作。
三、教学管理建议
日常教学活动:增加实训室开放时间,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实训;利用晚自习时间进行技能复习、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开展课外实践项目,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教学与方式:采用项目驱动、案例分析、工作坊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利用假期时间下企业实践,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鼓励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职业规划建议。
四、班级进出建议
综合第一学期的实训成绩,均分在75以上的学生可以进入能力提升班且最低科目不能少于70分,构建实训资源库,在每学期进行的检测测试中,连续三次均分在70以下,会根据平时表现以及实训实操技能测试退出能力提升班级。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园林技术(410202)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7年。
四、职业面向
表1 职业面向及证书一览表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就业岗位群 (或技术领域)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X证书) |
农林牧渔(41) |
林业类(4102) |
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052) |
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人员 (2-02-20-03) 园林植物保护工程技术人员 (2-02-20-11) |
设计师、技术员、预算员 园林工程施工 及管理、植物生产与养护 |
注册城乡规划 建造师 |
表2 初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岗位 |
典型工作任务 |
核心职业能力 |
制图员 |
1.识图; 2.手绘图纸; 3.软件绘图; |
1.具备识图、读图能力; 2.具备手绘图纸能力; 3.具备软件运用能力; 4.具备构图能力; 5.具备色彩处理能力; |
施工员 |
1.看施工图; 2.施工工艺; 3.购置施工材料; 4.施工组织安排; |
1.获取新材料的能力; 2.具备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技术的能力; 3.具有现场施工指挥管理的能力; 4.寻找新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勇于探索新的施工方案和技术; |
景观设计师 |
1.方案构思; 2.扩初设计; 3.施工图设计; |
1.具备平面布局能力; 2.具备竖向设计能力; 3.具备色彩处理能力; 4.具备植物造景能力; 5.具备方案表达能力; |
五、“课赛证”融通
1.“课赛”融通
表3 园林技术专业“课赛”对接表
序号 |
专业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名称 |
技能竞赛主要内容 |
“课赛”融通课程名称 |
课程类型 |
开课学期 |
1 |
河北省职业技能比赛 |
花艺赛项竞赛 |
园林树木与花卉 |
专业核心课 |
第2学期 |
插花艺术 |
专业核心课 |
第3学期 |
2 |
河北省职业技能比赛 |
微景观设计赛项竞赛 |
园林树木与花卉 |
专业核心课 |
第2学期 |
园林微景观设计与制作 |
专业选修课 |
第3学期 |
园林植物造景 |
专业核心课 |
第3学期 |
2.“课证”融通
表4 园林技术专业“课证”对接表
序号 |
本专业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1+X证书名称 |
证书主要考核内容 |
“课证”融通课程名称 |
课程类型 |
开课学期 |
1 |
景观设计师(初级) |
1.景观设计相关知识; 2.施工图绘制、景观小品的绘制,工作模块及一般效果图; |
互联网+园林建筑设计 |
专业核心课 |
第2学期 |
园林植物造景 |
专业核心课 |
第3学期 |
园林规划设计 |
专业核心课 |
第4学期 |
2 |
花卉园艺师(初级) |
1.花卉与绿植的基础知识; 2.花卉园艺基本技能; |
园林树木与花卉 |
专业核心课 |
第2学期 |
插花艺术 |
专业核心课 |
第3学期 |
六、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本专业旨在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园林行业需要,具有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园林植物、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美术与艺术、园林绿化施工等知识,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园林苗木生产、园林绿化施工、园林植物养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体分解如下:
培养目标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与国际化视野,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培养目标2: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培养目标3:掌握园林植物的识别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手绘、园林测绘、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园林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业务操作与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4:经过3-5年的发展,能够胜任园林设计师、园林工程师、园林项目经理等岗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培养规格1:职业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园林技术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具有严谨制图、精雕细琢、潜精研思、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空间组织与设计的实践能力。
(3)具有质量意识、绿色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园林技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具备艺术追求精神。
2.培养规格2:专业知识
(1)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能识别观赏植物 300 种左右;
(2)掌握园林植物繁育、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理论及实践技能;
(3)掌握插花、盆景艺术的基本知识及实践技能;
(4)掌握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材料进行园林景观营建的技能;
(5)掌握中小型园林绿化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法;
(6)掌握园林工程项目的测绘、招投标、组织施工与管理、预决算的理论知识;
(7)掌握使用 AutoCAD、SketchUp、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绘制园林设计图、施工图及效果图的方法;
(8)熟悉园林行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流程及工作内容。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行业法规等相关知识。
(9)了解园林工程材料与施工机械的基本知识,能够根据工程需求合理选择材料和机械。
(10)具备一定的美学和人文素养,能够理解园林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要求。
3.培养规格3:通用能力
(1)能够能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园林技术相关的专业信息。
(2)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有效协作,共同完成园林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任务。
(3)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更新园林技术知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4.培养规格4:技术技能
(1)能够熟练掌握园林植物分类、识别和应用技能,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功能。
(2)具备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园林设计方案的绘制和表达。
(3)能够掌握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包括土方工程、绿化工程、水景工程等的施工和管理。
(4)了解园林养护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植物病虫害防治、修剪整形、施肥灌溉等。
(5)熟悉园林工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能够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合理选用材料。
(6)掌握园林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能够合理控制工程成本。
(7)了解园林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参与园林工程的招投标和合同谈判。
(8)具备园林工程质量控制和验收的基本能力,能够确保园林工程的质量符合标准。
(9)了解园林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能够在园林设计和施工中融入生态环保理念。
(10)具备园林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11)熟悉园林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能够依法依规进行园林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
(12)具备园林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园林工程的管理效率。
(13)了解园林工程技术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知识。
(14)具备基本的园林艺术鉴赏能力,能够欣赏和评价园林艺术作品。
(15)能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园林植物的繁育和栽培。
5.培养规格5:跨界能力
(1)能够融合园林技术与艺术、文化、历史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性园林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2)具备跨学科合作的能力,能够与其他专业领域的人员共同开展园林项目。
(3)了解园林技术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和互动,能够推动园林产业的创新发展。
6.培养规格6:创新能力
(1)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新的园林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
(2)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提出新颖独特的园林设计方案。
(3)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表5 培养规格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情况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规格1 |
√ |
|
|
|
培养规格2 |
|
|
√ |
√ |
培养规格3 |
|
√ |
√ |
√ |
培养规格4 |
√ |
√ |
√ |
√ |
培养规格5 |
√ |
√ |
√ |
√ |
培养规格6 |
√ |
√ |
√ |
√ |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框架
通过调研政府端、行业端、企业端的需求,面向园林设计师、技术员、园林工程施工及管理、植物生产与养护等岗位开展职业分析,结合各岗位标准、1+X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以及花艺、微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技能大赛标准,将各岗位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通用能力、专业能力、跨界能力、创新能力要求融入各课程,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体系设计图
(二)课程设置及要求
1.公共基础课
根据党和国家相关文件规定,本专业开设公共基础课15门,分别是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体育、创新创业基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劳动教育、美育、国家安全教育。
开设公共选修课20门,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宪法法律、节能环保等,其中“四史”必须选修1门,学生每学期至少选修1门。
表6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求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教学目标 |
学时/学分 |
考核 方式 |
011823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2.提升认真、严谨、求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和学习态度; 3.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提升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 知识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3.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在投身崇德向善的实践中不断提高道德品质; 4.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培养法治思维,提高法治素养。 能力目标: 1.通过专题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辨是非善恶,成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 2.通过研究性学习,树立对待人生历程中各种矛盾的正确态度和掌握科学的处理办法; 3.通过课程实践,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 |
48/3 |
考试 |
010799 |
形势与政策 |
素质目标: 1.让学生感知国情民意,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 2.把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上和正确决策上,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发奋学习。 知识目标: 1.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 |
48/1 |
考试 |
130606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素质目标: 1.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不怕困难与挫折,勇往直前的优秀品格; 3.使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知识目标: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伟大的理论成果; 2.学生能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分析中,掌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及根本任务明确奋斗目标; 3.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能力目标: 1.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不怕困难与挫折,勇往直前的优秀品格; 2.学生能够善于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合作,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诚实守信,团结互助; 3.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32/2 |
考试 |
010166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素质目标: 1.学生能够善于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合作,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使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知识目标: 1.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和现实指导意义; 2.学生能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课题。 能力目标: 1.学生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2.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3.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48/3 |
考试 |
010213 |
军事理论 |
素质目标: 1.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打下坚实基础。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的国防历史和现代化国防建设的现状,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增强从军热情; 2.了解我国安全形势和国际战略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 3.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当代中国军事思想本质含义及主要内容,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4.掌握现代战争的形成及其特点,了解现代战争的形态,提高学习热情; 5.了解信息化装备中的信息化作战平台、综合电子综合信息系统、信息化杀伤武器的类型、各类和特点,增强防范意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国防概述的学习,能进行国防概念、法规、建设、动员及武装力量的宣传; 2.通过国家安全的学习,能够进行居安思危、忧患意识的宣传; 3.通过军事思想的学习,能进行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体系与内容、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的宣传; 4.通过战争概念、新军事革命、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的学习,能进行战争类型、战争动因、战争力量等方面的宣传; 5.通过对信息化装备概述、信息化作战平台、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信息化杀伤武器的学习,能进行积极的宣传。 |
36/2 |
考查 /开卷考试 |
010201 |
英语 |
素质目标: 1.辨析中英思维差异,提升逻辑、思辨能力。 2.树立英语学习观,有效规划学习,实现终身学习。 3.对比中外文化,深化理解,树立正确三观。 4.融合中国立场与国际视野,用英语讲述中国,传播中国文化。 5.塑造尊重事实、公正评价的探究性思维。 知识目标: 1.掌握必要的语音和语法知识。 2.掌握日常生活、职场相关词汇和表达。 3.了解中外历史、社会及职场等文化知识。 4.掌握不同文体语篇结构及特点。 5.掌握听力、阅读、翻译技巧及常见应用文写作规范。 能力目标: 1.听力:理解日常及职场慢速语篇,能捕捉关键信息。 2.口语:能用英语在日常与职场进行简单交流,讲述中国故事。 3.阅读:理解简单英文材料,识别语篇结构,提炼核心观点。 4.写作:能清晰表达经历和观点,能仿写职场常用应用文。 5.翻译:理解并分析简单句与复杂句,能完成日常与职场话题的英汉互译。 |
96/6 |
闭卷考试 |
010260 |
体育 |
素质目标: 1.提高学生身体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性方面素质。 2.培养学生团队理念与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 3.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知识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运动术语和规则。 2. 学生能熟练掌握特定体育项目的基本技巧和技术。 3. 学生能认识到团队合作和公平竞争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正确运动技能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2.学生掌握所学体育项目中的战术战略,提高竞赛能力。 3.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享受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培养积极的体育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
108/6 |
过程考核 |
060888 |
信息技术基础 |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能自觉地充分利用信息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能综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科学方法和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数字化创新与发展素养的学生; 4.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的初步知识; 2.了解微机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掌握Windows 7的基本操作方法; 4.掌握可以实现文字图表混排的实用文字编辑软件Word 的使用方法; 5.掌握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处理各种报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 6.掌握使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制作各种演示文稿; 7.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操作。 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 2.能够使用多种汉字输入方法熟练地录入中文。 3.能够使用Office的主要软件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和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4.能够利用因特网浏览、获取各种信息及上传或下载资料。 |
48/3 |
考查/机考 |
280012 |
创新创业基础 |
素质目标: 1.使学生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树立创造性地提出问题、采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意识。能根据所学知识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和诚实守信意识。 2.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具有主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意识,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3.培养对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所负责任的认知,及与此相对应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在团队中主动承担责任。 4.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具有工匠精神,以匠心筑精品。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方法,转化创新成果;明确创业所需基本素质,理解创业团队、创业机会的内涵; 2.使学生掌握创业项目选择、创业市场分析、创业资源整合、商业模式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3.学生能够撰写并演示创业计划书和模拟创业; 4.使学生熟悉路演的过程,对创新创业类大赛有初步的认识。 能力目标: 1.能灵活运用多种创新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敢于质疑,敢于突破创新思维障碍从而发现问题。 2.能够根据创业过程完成各个阶段所需的准备工作,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搜寻并评估创业机会。能够基本掌握创业团队组建、机会发掘、市场分析、资源整合的方法; 3.能够根据不同目的完成创业计划书的编制和优化; 4.基本能够合理规划路演过程,能够推演创业项目。 |
32/2 |
考查 |
280011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 |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就业态度、观念;激发学生的求职热情,增强学生自信心。 2.培养学生将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了解职业的特性,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以客观的态度了解国家的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把握职业选择的原则和方向。 2.使学生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特点;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及就业岗位;了解自我认知的内容,掌握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3.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了解并掌握求职材料撰写、面试等求职的相关技巧。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职业探索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2.掌握职业信息搜索技能、决策技能、求职技能。 3.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的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
38/2 |
考查 |
120007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素质目标: 1.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更好地了解自我情绪、动机和需求。 2.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积极面对挑战,不轻言放弃。 3.提高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调整情绪与行为。 4.增强心理素质,应对未来职业和生活的挑战。 知识目标: 1.了解心理健康基本概念与标准,掌握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掌握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等基本技能。 3.了解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如焦虑、抑郁、自卑。 4.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掌握预防和应对方法。 能力目标: 1.树立心理健康自主意识。 2.客观评价自我,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应对心理压力。 3.增强团队合作能力,促进班级交流与互动,增强凝聚力。 4.培养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合作。 5.建立积极健康心态和乐观生活态度,面对人生挑战。 |
32/2 |
考查 |
002742 |
劳动教育 |
素质目标: 1.科学认识自然界——劳动——人类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2.引导大学生主动学法、懂法、用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合法劳动的习惯,做遵纪守法好公民; 3.形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增强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 4.提升大学生劳动中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善于在自我职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创新劳动,创造出彩人生。 知识目标: 1.理解劳动在人类进化和人类社会产生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2.掌握合法劳动的具体要求,理解合法劳动的重要意义; 3.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4.掌握创新劳动的概念,感受创新劳动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明确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觉抵制“神创造人”等的各种错误观念和迷信思想; 2.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制意识,提高合法劳动能力; 3.掌握专业实习实训(含实验)劳动知识和技能,具备完成劳动实践所需的设计、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养成认真负责、安全规范的劳动习惯; 4.理解劳模故事,传承劳模精神,充分认识到创新劳动的个体价值,感受创新劳动对劳模人物成就精彩人生的价值引领。 |
16/1 |
考查 |
250112 |
美育 |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培养对中华优秀审美文化的热爱,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挖掘红色文化元素,增强学生的革命文化精神。 3.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鉴美,启发学生发现美、热爱美。 知识目标: 1.全面识记各类艺术基本知识;了解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理论知识。 2.了解各类艺术鉴赏角度与评论方法;理解并掌握中外美术、音乐、舞蹈鉴赏基本理论知识。 3.理解美的基本概念;学会辨别美与丑,了解美丑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独立观察、模仿的能力,基本了解各类专项性艺术技能。 2.实现对于想象力、创造力、实践力、表现力的开发。 3.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 |
32/2 |
考试 |
000101 |
国家安全教育 |
素质目标: 1.能够自觉遵守法律,做到诚实守信、廉洁自律; 2.学会为人正派,具有良好的协作、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3.严守法纪,坚持原则,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爱国精神,不断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知识目标: 1.了解国家安全概念,理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多变性; 2.了解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理解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了解国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掌握维护国土安全的基本要求; 4.了解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理解维护军事安全的基本要求; 5.了解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理解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巨大挑战; 6.了解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灵魂,掌握维护文化安全的基本要求; 7.了解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掌握我国社会安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8.了解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关键,大国重器彰显国家实力。 能力目标: 1.建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做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维护政治安全; 3.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4.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维护文化安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5.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推动科技发展,维护科技安全; |
16/1 |
考查 |
2.专业(技能)课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5门、专业核心课7门、专业选修(拓展)课8门及实践教学环节。
(1)专业核心课设置及要求
表7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 |
教学 方式 |
考核 方式 |
110423 |
园林树木与花卉 |
素质目标: 1.具有民族自豪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良好品质。 知识目标: 1.掌握常见园林树木与花卉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园林应用。 能力目标: 1.能运用不同类型树木与花卉的观赏特性,进行合理的植物搭配。 |
1.绪论 2.园林植物基础知识 3.园林树木 4.园林花卉 |
理实一体化教学 |
闭卷 考试 |
110649
|
互联网+园林建筑设计 |
素质目标: 1.具有细致构思方案的工作耐力和审美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不同类型园林建筑的设计方法。 能力目标: 1.能根据不同需求设置合理的园林建筑部。 |
1.园林建筑概述 2.不同类型园林建筑设计 |
理实一体化教学 |
过程性 考试 |
110518 |
园林植物造景 |
素质目标: 1.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知识目标: 1.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内容、程序及步骤。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不同项目的现场情况进行植物种植设计。 |
1.绪论 2.园林植物造景手法 3.项目实训 |
理实一体化教学 |
过程性 考试 |
110522 |
互联网+园林施工图设计 |
素质目标: 1.具备热爱园林、献身园林的思想品质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顽强意志。 知识目标: 1.掌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工程制图,工程施工的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运用园林工程原理、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方法,合理的分析和解决园林施工中实际遇到的问题。 |
1.园林工程基础 2.园林工程施工技术 |
理实一体化教学 |
闭卷 考试 |
110523 |
园林工程技术 |
素质目标: 1.在园林工程技术理论的讲授过程中,通过与实际的案例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养成务实求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知识目标: 1.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工程制图,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的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园林技术专业所必需的理论及实务操作的能力; 2.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园林工程施工等工作岗位和社会活动中遇到的难题。 |
1.园林工程基础 2.园林工程施工技术 |
理实一体化教学 |
闭卷 考试 |
110650 |
园林规划设计 |
素质目标: 1.具有方案推敲、细致构思,工作耐力和审美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规划设计的方法及规划原理。 能力目标: 1.能够独立完成中、小规模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工作。 |
1.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2.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4.城市广场规划设计 5.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
理实一体化教学 |
过程性 考试 |
110520 |
插花艺术 |
素质目标:能根据不同市场需求进行艺术设计,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掌握插花艺术创作的完整工作过程,并掌握从事园林花艺设计制作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职业知识与能力,具备步入社会后从事园林技术工作需要的知识基础与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花艺行业最前沿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具备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创造能力,掌握插花创作的各种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配置方法,能熟练运用给定花材与辅材进行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插花设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技巧;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及方法技巧进行盆景、插花的设计与创作;能对已完成的盆景、插花艺术作品进行鉴别赏析;了解盆景、插花设计领域的最新制作方法、技巧;具备独立进行盆景、插花花艺设计的创作和表达的能力。 |
1.插花花艺基础 2.传统西方式插花的制作 3.传统东方式插花的制作 4.现代花艺、干花及人造花花艺的制作 5.现代花艺实训 6.中国传统插花实训 |
理实一体化教学 |
过程性 考试 |
说明:考核方式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机考、过程性考试、大作业等。
(2)“互联网+、人工智能”课程设置及要求
表8 “互联网+、人工智能”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 |
教学方式 |
考核 方式 |
110425 |
互联网+园林CAD |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知识目标: 1.了解Auto CAD用户界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Auto CAD软件常用工具和命令的使用方法; 3.能应用Auto CAD绘制建筑断面详图、平面图等; 4.绘制园林工程场景的基本技能。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较好的审图和读图的能力; 2.培养通过Auto CAD软件进行图样绘制和简单建筑形体、建筑空间、园林构配件设计的能力。 |
1.Auto CAD 操作的基本知识 2.基本绘图命令和编辑方法 3.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
理实一体化教学 |
过程性考试 |
110649 |
互联网+园林建筑设计 |
素质目标: 1.通过案例解析,能够举一反三,总结规律,积累经验; 2.通过设计方案推敲、细致构思,培养工作耐力和审美能力; 3.通过学习园林建筑经典案例,塑造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爱国情怀。 知识目标: 1.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握园林建筑设计的概念、类型与风格; 2.了解园林建筑设计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最新动态; 3.掌握园林建筑设计中空间的布局、色彩运用、装饰材料运用。 能力目标: 1.具备从事园林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必需的理论及实务操作的能力; 2.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园林建筑设计等工作岗位和社会活动中遇到的难题。 |
1.园林建筑概述 2.园林建筑设计 3.课程总结 |
理实一体化教学 |
过程性考试 |
110522 |
互联网+园林施工图设计 |
素质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通过设计方案推敲、细致构思,培养工作耐力和审美能力; 3.通过独立完成设计方案,培养自我学习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园林施工图设计与园林设计的关系以及制图在设计中的运用; 2.掌握园林施工图设计的基础知识及制图规范(工具、符号、图例等); 3.掌握园林要素的绘制方法。 能力目标: 1.能熟练地掌握制图工具的应用方法; 2.能熟练掌握国家及行业制图标准; 3.具备各种类型园林设计图样的识图能力。 |
1.概述 2.施工总图设计 3.园路施工图 4.园林建筑施工图 5.种植施工图 |
理实一体化教学 |
过程性考试 |
110667 |
互联网+Photoshop效果图后期处理 |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勤于收集和整理素材的学习习惯,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素材的积累和应用; 2.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灵活应用于不同的园林效果图后期处理中。 知识目标: 1.掌握数字图形图像的基本知识、文件格式、图像图形的要素的数字表示等基础理论; 2.了解园林效果图制作的流程与技巧,包括CAD文件的导入、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不同类型的制作方法。 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Photoshop软件的使用方法与技巧,能够运用软件进行图像的编辑、特效处理、图像合成等操作; 2.能够根据不同氛围场景的特点,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针对性的后期处理。 |
1.初识Photoshop 2.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方法 3.园林二维效果图后期制作 4.园林三维效果图后期制作 |
理实一体化教学 |
过程性考试 |
110651 |
互联网+Sketch Up室内外效果表现 |
素质目标: 1.初步具备承担景观设计员的基本业务素质,具备步入社会后从事园林技术专业需要的知识基础与能力。 知识目标: 1.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安装与启动Sketch Up软件,运用软件进行方案设计、建模、出图与后期处理工作; 2.掌握基础知识及表现技巧,全面掌握利用Sketch Up进行方案设计的程序和完整工作过程等。 能力目标: 1.具备建模后的出图与后期效果处理的能力,能够根据方案设计程序独立进行方案表现,为步入社会后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打下较好的设计、软件知识基础。 |
1.初识Sketch Up 2.现代风格客厅表现 3.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4.公园园林景观设计 |
理实一体化教学 |
过程性考试 |
说明:考核方式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机考、过程性考试、大作业等。
(3)能力提升方向教学设置
表9-1 专周实训课程设置
专周实训课程名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前导课程 |
拟定实训地点 |
对接技能大赛 |
园林技术综合实训 |
64 |
4 |
4 |
园林制图、园林树木与花卉、互联网+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植物造景 |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卧龙校区 |
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 |
表9-2 专周实训教学标准
课程代码 |
专周实训课程名 |
教学目标 |
实训内容 |
环境条件 |
考核方式 |
110430 |
园林技术综合实训 |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对园林艺术美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增强对绿色校园环境的保护意识; 2.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专长;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面对复杂的园林环境时,能够冷静分析、灵活应对。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园林规划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熟悉各类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养护要点,以及景观设施的选择和使用; 3.使学生了解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知识,包括施工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 能力目标: 1.掌握园林测绘的基本技能,包括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实地测量,以及利用地图软件绘制平面图; 2.培养学生进行园林设计的能力,能够根据测绘数据提出合理的园林改造方案; 3.提高学生进行园林施工的能力,包括植物的种植、养护,以及景观设施的布置和维护。 |
1.园林测绘实训:学生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实地测量。引导学生利用地图软件绘制校园绿地平面图,包括地形、植被、道路等要素。 2.园林设计实训:学生根据测绘数据,结合园林设计原理,提出自己的园林改造方案。组织学生进行方案讨论,评选出最佳方案,并进行展示。 |
机房配置:4A502、4C203; 软件配置:CAD、PS、SU、Enscape、Lumion等 |
过程性考试 |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课时总体分配
本专业的课程由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部分组成,开设课程总计48门,总学时2640,其中实践学时1608,占比60.91%,公共基础课程学时646,占比为25%,选修课学时468,占比17.73%。
表10 课程及课时总体安排表
课程类型 |
课程 门数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占总学时比例 |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开设学期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必修课 |
公共基础课 |
15 |
646 |
438 |
208 |
25% |
37 |
26% |
1-4 |
专业基础课 |
5 |
248 |
136 |
112 |
9% |
15.5 |
11% |
1-2 |
专业核心课 |
7 |
400 |
212 |
188 |
15% |
25 |
17% |
2-5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6 |
108 |
108 |
0 |
4% |
6 |
4% |
1-4 |
专业选修课 |
8 |
360 |
138 |
222 |
14% |
22.5 |
16% |
3-5 |
集中实践环节 |
7 |
878 |
0 |
878 |
33% |
33 |
23% |
1-6 |
第二课堂 |
—— |
—— |
—— |
—— |
|
6 |
4% |
1-5 |
总计 |
48 |
2640 |
1032 |
1608 |
1 |
145 |
1 |
—— |
实践教学占总时数的比例为60.91% |
(公共课实践学时208 + 专业课实践学时522 + 集中实践学时878)/总学时2640 |
(二)教学环节总体安排(单位:周)
表11 教学周安排表
周数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1 |
入学 教育 |
军事训练 |
理论教学、实训教学 |
考试 |
劳动 教育 |
社会 实践 |
2 |
补考 |
劳动周、理论教学、实训教学 |
考试 |
思政 实践 |
社会 实践 |
3 |
补考 |
理论教学、实训教学 |
考试 |
职业素养 实践 |
社会 实践 |
4 |
补考 |
劳动周、理论教学、实训教学、(2专周实训) |
考试 |
职业素养实践 |
5 |
补考 |
理论教学、实训教学 |
岗位实习 |
6 |
补考 |
岗位实习 |
毕业 教育 |
(三)教学进度安排
表12 教学进程表
课程性质 |
课程类别 |
课程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学时 |
考核方式 |
学期学时分配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践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1 |
2 |
3 |
4 |
5 |
6 |
必修课 |
公共基础课 |
011823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8 |
32 |
16 |
Ⅰ |
2 |
|
|
|
|
|
130606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 |
32 |
32 |
0 |
Ⅰ |
|
2 |
|
|
|
|
010166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48 |
48 |
0 |
Ⅰ |
|
|
2*8 |
2*16 |
|
|
010799 |
形势与政策 |
1 |
48 |
48 |
0 |
Ⅰ |
2*4 |
2*4 |
2*4 |
2*4 |
2*4 |
2*4 |
10201 |
大学英语1 |
3 |
48 |
48 |
0 |
Ⅰ |
3 |
|
|
|
|
|
10202 |
大学英语2 |
3 |
48 |
48 |
0 |
Ⅰ |
|
3 |
|
|
|
|
060888 |
信息技术基础 |
3 |
48 |
8 |
40 |
Ⅱ |
4*12 |
|
|
|
|
|
10260 |
体育 |
6 |
108 |
8 |
100 |
Ⅱ |
2 |
2 |
2*9 |
2*9 |
|
|
010213 |
军事理论 |
2 |
36 |
36 |
0 |
Ⅱ |
2*9 |
2*9 |
|
|
|
|
280012 |
创新创业基础 |
2 |
32 |
20 |
12 |
Ⅱ |
2*8 |
2*8 |
|
|
|
|
002742 |
劳动教育 |
1 |
16 |
6 |
10 |
Ⅱ |
|
2*8 |
|
|
|
|
250112 |
美育 |
2 |
32 |
16 |
16 |
Ⅰ |
|
|
2 |
|
|
|
120007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2 |
32 |
32 |
0 |
Ⅱ |
2*4 |
2*4 |
2*4 |
2*4 |
|
|
280011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 |
2 |
38 |
24 |
14 |
Ⅱ |
2*4 |
2*4 |
2*4 |
2*4 |
2*2 |
2*1 |
000101 |
国家安全教育 |
1 |
16 |
16 |
0 |
Ⅱ |
2*8 |
|
|
|
|
|
公共基础课总课时小计 |
37 |
646 |
438 |
208 |
—— |
—— |
—— |
—— |
—— |
—— |
—— |
专业基础课 |
110647 |
园林制图 |
3.5 |
56 |
56 |
0 |
Ⅰ |
4*14 |
|
|
|
|
|
110648 |
园林设计初步 |
3.5 |
56 |
16 |
40 |
Ⅱ |
4*14 |
|
|
|
|
|
110645 |
三大构成 |
3 |
48 |
16 |
32 |
Ⅱ |
|
4*12 |
|
|
|
|
110159-1 |
人体工程学 |
2 |
32 |
32 |
0 |
Ⅰ |
|
2*16 |
|
|
|
|
110425 |
互联网+园林CAD▲ |
3.5 |
56 |
16 |
40 |
Ⅱ |
|
4*14 |
|
|
|
|
专业核心课 |
110423 |
园林树木与花卉 |
3.5 |
56 |
40 |
16 |
Ⅰ |
|
4*14 |
|
|
|
|
110520 |
插花艺术 |
3 |
48 |
24 |
24 |
Ⅱ |
|
|
3 |
|
|
|
110649 |
互联网+园林建筑设计▲ |
4 |
64 |
24 |
40 |
Ⅱ |
|
|
4 |
|
|
|
110518 |
园林植物造景 |
4 |
64 |
24 |
40 |
Ⅱ |
|
|
4 |
|
|
|
110580 |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
2 |
32 |
24 |
8 |
Ⅰ |
|
|
2 |
|
|
|
110523 |
互联网+园林工程技术 |
3.5 |
56 |
56 |
0 |
Ⅰ |
|
|
|
4*14 |
|
|
110650 |
园林规划设计 |
5 |
80 |
20 |
60 |
Ⅱ |
|
|
|
4*12+8*4 |
|
|
专业必修课总课时小计 |
40.5 |
648 |
348 |
300 |
—— |
—— |
—— |
—— |
—— |
—— |
—— |
必修课周课时 |
—— |
—— |
—— |
—— |
—— |
23.86 |
23.63 |
18.63 |
13.13 |
26 |
25 |
选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110667 |
互联网+Photoshop效果图后期处理▲ |
3.5 |
56 |
16 |
40 |
Ⅱ |
|
4*14 |
|
|
|
|
110651 |
互联网+Sketch Up室内外效果表现▲ |
3.5 |
56 |
16 |
40 |
Ⅱ |
|
|
4*14 |
|
|
|
110427 |
园林工程测量 |
2 |
32 |
16 |
16 |
Ⅰ |
|
|
2 |
|
|
|
110646 |
园林微景观设计与制作 |
2 |
32 |
12 |
20 |
Ⅱ |
|
|
4*8 |
|
|
|
110522 |
互联网+园林施工图设计▲ |
3 |
48 |
16 |
32 |
Ⅱ |
|
|
|
3 |
|
|
110430 |
园林技术综合实训○ |
4 |
64 |
8 |
56 |
Ⅱ |
|
|
|
32*2 |
|
|
110652 |
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
2.5 |
40 |
30 |
10 |
Ⅰ |
|
|
|
|
4*10 |
|
110179 |
园林工程概预算 |
2 |
32 |
24 |
8 |
Ⅰ |
|
|
|
2 |
|
|
公共选修课课时 |
6 |
108 |
108 |
0 |
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在线课程,每门课程16-32学时,学生每学期至少选修1门。 |
选修课总课时小计 |
28.5 |
468 |
246 |
222 |
—— |
—— |
—— |
—— |
—— |
—— |
—— |
注:考核方式表示:“Ⅰ”为考试课;“Ⅱ”为考查课。以※表示校企合作课程,▲表示“互联网+、人工智能”课程,☆表示专升本课,○表示专周实训课。
表13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序号 |
课程名称(实训项目) |
学分 |
周数 |
学时 |
每学期周分配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 |
入学教育 |
1 |
1 |
25 |
1 |
|
|
|
|
|
2 |
军事训练 |
2 |
2 |
112 |
2 |
|
|
|
|
|
3 |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 |
1 |
1 |
16 |
|
1 |
|
|
|
|
4 |
劳动周 |
1 |
1 |
25 |
|
|
1 |
|
|
|
5 |
职业素养实践 |
3 |
3 |
75 |
|
|
|
1 |
2 |
|
6 |
岗位实习 |
24 |
24 |
600 |
|
|
|
|
10 |
14 |
7 |
毕业教育 |
1 |
1 |
25 |
|
|
|
|
|
1 |
合计 |
33 |
33 |
878 |
3 |
1 |
1 |
1 |
12 |
15 |
注:1.《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
2.《军事训练》2周112学时、《劳动周》1周25学时,属于公共基础课的实践环节。
3.岗位实习、毕业教育环节,学校统一安排,各学院组织实施。
表14 体育活动安排表
序号 |
学期 |
体育活动名称或内容 |
备注 |
1 |
第1-4学期 |
开设体育必修课,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太极拳、跳绳、踢毽子、飞盘、跆拳道、交谊舞、健美操等不少于15个项目。每节体育课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 |
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保证每天 1 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
2 |
第5-6学期 |
开设体育选修项目 |
说明:通过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由二级学院组织实施,体育工作部积极配合指导。
表15 学分置换范围
序号 |
项目名称 |
可置换课程类别 |
负责部门 |
1 |
创新创业大赛 |
创新创业类课程 |
校企合作与就业处 |
2 |
创业项目孵化 |
创新创业类课程 |
校企合作与就业处 |
3 |
SYB创业培训 |
选修课 |
校企合作与就业处 |
4 |
1+“X”证书 |
课证融通课 |
校企合作与就业处 |
5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课赛融通课 |
教务处 |
6 |
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课赛融通课 |
教务处 |
7 |
退役大学生士兵 |
思政课、体育课 |
教务处 |
8 |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
通识类英语课 |
教务处 |
说明:具体参照《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学分置换管理办法》。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任教师,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9名,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9人,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者4人,符合国家相关专业教学要求与规定,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本专业扎实的实操技能,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本专业实践工作经验,科研方向稳定。能够承担优质核心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与开发任务,主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把握专业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
2.兼课教师,应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并拥有三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有与本校教学任务相应的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科研方向稳定;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能够承担课程建设。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目前拥有专业实训室11个,分别是:建筑沙盘实训室、施工工艺实训室、手绘实训室、工程造价数字化实训室、艺术综合实训室、艺术技艺实训室、艺术基础实训室、艺术创艺实训室、景观设计实训室、花艺设计实训室、设计与基础绘画实训室,信息化条件保障应能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表16 校内实习实训安排
实训室名称 |
地点 |
面积 |
工位数 |
实习实训任务 |
建筑沙盘实训室 |
4C209 |
95㎡ |
80 |
《园林微景观设计与制作》 |
施工工艺实训室 |
4C106 |
130㎡ |
40 |
《园林技术综合实训》、《互联网+园林工程技术》 |
手绘实训室 |
4C204 |
120㎡ |
40 |
《园林设计初步》、《园林制图》 |
园林制图实训室 |
学府校区 二训105 |
130 m2 |
90 |
《园林设计初步》 |
工程造价数字化实训室 |
4A502 |
130㎡ |
45 |
《互联网+Photoshop效果图后期处理》 《互联网+园林计算机制图》 《互联网+Sketch Up室内外效果表现》 |
艺术综合实训室 |
4C105 |
130㎡ |
84 |
《园林技术综合实训》 |
艺术技艺实训室 |
4C201 |
130㎡ |
84 |
《园林规划设计》 |
艺术基础实训室 |
4C203 |
165㎡ |
42 |
《园林植物造景》、 |
艺术创艺实训室 |
4C211 |
130㎡ |
84 |
《互联网+园林建筑设计》 |
景观设计实训室 |
4C109 |
130㎡ |
84 |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技术综合实训》 |
花艺设计实训室 |
4C210 |
130㎡ |
80 |
《插花艺术》 |
设计与基础绘画实训室 |
4C101 |
300㎡ |
90 |
《园林设计初步》、《园林制图》 |
表17 校外实习实训安排
基地名称 |
合作企业名称 |
地点 |
岗位数 |
实习规模(人/年) |
实习实训任务 |
博睿实训基地 |
博睿实训基地 |
石家庄 |
200 |
200 |
专周实训 |
河南林州大峡谷写生基地 |
河南林州大峡谷写生基地 |
河南省 |
200 |
200 |
实训 |
说明:“岗位数”为可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实践的岗位数
(三)教学资源
本专业所选用教材均为近三年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最新教材,尽力保证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社会所学知识“零差距”。除选用最新教材,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和其他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使用省级及以上精品资源库资源、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手绘稿、设计施工图、定稿方案册、现场验收图片、现场布展图片等、企业真实案例资源等。
(四)教学方法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及学校实际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教学模式,使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将VR虚拟现实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
(五)学习评价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思想、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学生学习评价的目标。评价应关注学生基础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以测试和非测试的方式以及个人与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参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取多种形式,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问卷调查、社会活动、企业导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以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素养、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力争科学、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后所具有的各项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进步和不足,使他们进一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明确发展方向。
十、毕业条件
(一)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所有纪律处分影响已经解除。
(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评达标。
(三)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中所规定的课程且成绩合格(60分及以上),取得140学分方可毕业,在总学分中,公共基础课程学分不低于25%,选修课学分不低于10%。,第二课堂6学分。
十一、其他说明
(一)修订依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 号)
2.《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
3.《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
4.《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21)4号)
5.《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
6.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
7.学校《2023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指导性意见》
(二)附录
附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