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习近平论文化》创新理论学习
作者: 时间:2025-03-14 浏览次数:

教务党支部于2025年3月12日组织开展《习近平论文化》理论专题学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今天,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旨在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更好地将文化建设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回顾历史,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诸子百家思想,从长征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这些都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坚持“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机贯通了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例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融入“天人合一”的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治理中借鉴“和为贵”的思想,促进社会和谐。这不仅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还增进了全党全社会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文化认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但我们不能简单复古,而是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像故宫文创,把古老的故宫文化以现代文创产品的形式呈现,深受大众喜爱,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活力。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文化工作者的使命:从事文化创作、文化传播工作的同志分享,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时代风貌、展现人民奋斗的优秀作品,如制作弘扬革命文化的纪录片、创作展现新时代人民幸福生活的文艺作品等,增强文化的感染力与影响力。文化在教育中的融入:教育领域的同志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