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教学管理 教研活动 正文

我院教育技能教研室召开《保教知识与能力》课程分类教学改革专项研讨会

作者:时间:2025-10-23点击数:

《保教知识与能力》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未来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为推动该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我院教育技能教研室特召开此次专项研讨会。

教育技能教研室主任李嘉茜提出,当前《保教知识与能力》课程内容与幼儿园实际工作存在一定脱节。教材更新速度慢,未能及时反映最新的学前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例如,在幼儿游戏教学部分,教材中介绍的游戏形式较为传统,而现在幼儿园中流行的角色游戏、建构游戏等新型游戏形式在教材中涉及较少。

承担保教知识与能力课程的教师代表反馈,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导致他们在进入幼儿园实习时,对实际教学工作感到无从下手。并且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这种考核方式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它更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考查不足。

本教研室教师根据以上问题的提出,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闫佳琦老师表示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类别。对于学习基础较好、对理论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深入学习的机会,引导他们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讨论;对于实践能力较强、希望毕业后直接进入幼儿园工作的学生,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更多的幼儿园实习和实训课程。同时将《保教知识与能力》课程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养三个模块。

本次教研活动,与会人员对课程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分类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实施策略,并探讨了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应对措施。通过此次研讨会,为《保教知识与能力》课程分类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