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对接学前教育行业岗位需求,2025年10月15日下午,我院教育理论教研室召开了《保教知识与能力》课程分类教学改革专项研讨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研讨。
本次研讨会围绕“分层设计、精准施教”主题展开深度研讨。《保教知识与能力》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课证”对接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保教实践能力的重任。近年来,随着招生类型多元化,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存在着差异显著,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个性化成长需求。
研讨会中,各位教师结合前期学情调研,从“分类标准”“模块重构”“评价改革”三方面展开论证。马晓铃教师提出,在本门课程设计中,可将课程划分为“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创新”三个层次,针对不同生源设计差异化教学模块。牛昭方教师在讨论中表示,后续可以组建“理论+实践”双导师团队,结合学生阶段性测评数据,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并开发配套数字化资源包,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
最后,教研室主任孙笑天对本次分类教学改革专项研讨会做出了总结,她表示:对理论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强化《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基础内容的情境化讲解,对实践需求突出的学生,应增加《幼儿游戏设计与指导》、《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等项目化实训,此外,教师应引入园所最新保教问题作为研讨素材,教师既要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更要有崇高的教育情怀。
此次研讨会为课程改革锚定了方向,为《保教知识与能力》课程分类教学实施提供了理论方向的指引。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聚焦课程优化的务实研讨,更是学前教育与艺术教育学院落实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推动学前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