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职教育领域的落地生根,积极探索“五育融合”背景下中职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路径,9月17日下午,通识教研室围绕中职通识课程的育人目标、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多位教师结合各自课程特点,分享五育融合具体实践,为中职通识课程改革提供鲜活样本。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多维渗透,筑牢思想根基
陈高洁、李浩宇两位老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展开分享,构建起“五育” 协同育人的立体框架。

二、书法课程:以艺载道,涵养综合素养
赵葆麒老师以书法课程为切入点,阐述了传统艺术与“五育融合” 的深度契合。

三、音乐鉴赏课程:以乐育人,融合五育要素
陈二娇老师分享的音乐鉴赏课程,将“五育” 要素巧妙融入艺术欣赏与实践中。
四、礼仪文化修养课程:以礼塑形,培育文明素养
李佳曼老师带来的礼仪文化修养课程,从传统与现代礼仪出发,构建了“五育融合”的教学模式。
五、哲学与人生课程:以思启智,引领全面发展
邢盼丽老师分享的哲学与人生课程,以哲学思维为引领,推动“五育”深度融合。
此次教师课程实践分享,不仅展现了中职通识课程在“五育融合”中的创新探索,更为各学校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教学经验。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分享为参考,结合本校课程实际,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推动“五育融合”在课堂教学中走深走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文理学院
通识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