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人居环境学院农业教研室召开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发表时间]:2025-09-15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让专业建设更贴合行业需求,人居环境学院农业教研室组织召开 2025 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围绕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展开深入研讨。

本次论证会由农业教研室主任彭勇菲主持,特别邀请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燕泰翔博士、河北省农业产业协会书记庄伟、石家庄农信集团销售经理梁伟丽等行业专家莅临指导,学院院长及教研室教师共同参与,政企校三方齐聚一堂,为人才培养“把诊问脉”。

图一:人才培养方案开端

会上,教研室主任彭勇菲首先介绍了此次论证会的目的:“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能上手、留得下的技术技能人才,我们希望通过行业专家的‘外脑’支持,让人才培养方案更‘接地气’,更符合企业和产业发展需要。”随后,教研室两个专业的负责人分别汇报了 2025 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思路,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交流研讨环节,专家们结合行业一线实际,纷纷提出针对性建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燕泰翔博士聚焦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他谈到:“现在农业生产里,新病害、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是重点难点,建议专业多增加田间实践课时,把最新的生物防治、智能监测技术融入教学,让学生毕业就能对接生产需求。”

河北省农业产业协会书记庄伟则从产业发展趋势切入,为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支招”:“如今休闲农业不光是‘种地 + 采摘’,还得融合文旅、电商直播这些新玩法。课程里可以加入乡村旅游策划、短视频运营这类内容,培养学生的复合型能力。”

石家庄农信集团销售经理梁伟丽也从企业用人角度提出看法:“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懂农业的学生,更得会市场运营、能和客户打交道。建议多设置一些模拟销售场景的实训,或者校企合作开发订单班,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流程。”

学院院长李云慧与教研室教师们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围绕“如何调整课程比例”“实践教学基地如何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模式怎样深化”等问题,与专家们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思路碰撞不断。

图二:与专家展开讨论

此次论证会不仅为 2025 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明确了方向,更搭建起“政企校”协同育人的交流平台。接下来,农业教研室将吸收专家建议,进一步细化课程体系、丰富实践环节,让人才培养更贴近行业“痛点”与“需求点”,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农业人才筑牢根基。

图三:与专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