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人居环境学院举办“拥抱农业新时代,成就农林青年新作为”专题讲座

  [发表时间]:2025-09-23    [浏览次数]:

为帮助农林类专业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明确学习目标与职业规划。近日,人居环境学院特邀河北省农业产业协会书记、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庄伟,为农林类专业新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拥抱农业新时代,成就农林青年新作为”的精彩讲座。讲座内容丰富务实,既有对农业行业现状与未来的剖析,也有针对青年成长的实用建议,让在场新生备受启发。

讲座伊始,庄伟书记结合自身多年深耕农业领域的经验,打破了大家对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固有印象,从 “农业的新时代机遇”切入,系统阐述了当下农业领域的三大变革。她指出,科技正深度赋能农业发展,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农业大数据等技术已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良种覆盖率超过96%;产业融合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农业 + 文旅”“农业 + 康养”、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商等模式不断涌现,为农业增值拓展了广阔空间;同时,国家连续22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 年)》的出台,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农业已迈入充满活力的新时代。

随后,庄伟书记聚焦河北省农业产业发展,详细介绍了我省农业的现状与未来方向。河北作为农业大省,已形成粮油、蔬菜、果品、中药材、奶业、畜禽养殖六大主导产业,拥有96家国家级、100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5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集群,山楂、板栗等特色林果加工能力居全国首位,“河北净菜”在北京市场占有率超42%。在产业布局上,我省正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达9690.2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68%,粮食总产量连续稳定在740亿斤以上;全省已建成超80个各级农业产业园区,其中11个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衡水奶牛产业链、邢台酸枣产业带等成为 “生产 + 加工 + 品牌”一体化发展的典范。此外,京津冀农业合作不断深化,“环首都1小时鲜食圈”建设、“华北平原生态农业示范区”申报等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林青年如何成长成才”环节,庄伟书记结合自身经历,鼓励新生“找准定位,把握当下”。她强调,农林青年要想在行业中有所作为,首先要打好专业基础,既要扎实学习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紧盯行业前沿技术与趋势;其次要培养跨界思维,主动了解“农业 + 科技”“农业 + 金融”等融合领域,拓宽知识面与视野;同时要重视创新创业,利用在校时光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参与实践项目,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更要怀揣“三情”(感情、热情、激情)与“三心”(公心、事业心、责任心),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在广阔的农村天地实现价值。

讲座最后,庄伟书记寄语新生:“农业是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选择农林专业,既是选择一份职业,更是选择一份责任与使命。希望同学们既要脚踏实地学好专业知识,也要仰望星空树立远大理想,用青春与智慧为河北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讲座让农林类新生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有效缓解了新生的专业迷茫,为他们规划大学生活、确立职业目标提供了重要指导。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讲座内容为指引,珍惜学习时光,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未来争取在农林领域实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