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暖,校园活力复苏,但春季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流感、普通感冒、新冠、支原体肺炎等疾病容易在人员密集的校园环境中传播。
1.知己知彼: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传染性强,症状较重(高热、咳嗽、全身酸痛)。
普通感冒:症状较轻,但频繁接触人群易交叉感染。
新冠病毒:仍需警惕,尤其注意变异株传播。
支原体肺炎:近年高发,表现为干咳、发热,病程较长。

2.防护锦囊:日常习惯是关键
【个人卫生篇】
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流水洗手20秒,避免触摸眼鼻口。
科学佩戴口罩:人群密集场所(教室、食堂、图书馆)规范佩戴医用口罩。
咳嗽礼仪: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减少飞沫传播。
【环境管理篇】
宿舍通风: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
减少聚集:避免长时间在密闭空间扎堆聊天,错峰使用公共区域。
【健康管理篇】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避免熬夜降低免疫力。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柑橘、菠菜),增强抵抗力。
适度运动:选择户外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避免过度疲劳。

3.应急提醒:出现症状怎么办?
及时就医:若出现发热(≥38℃)、持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前往校医院或就近医疗机构。
自我隔离:确诊传染性疾病后,遵医嘱隔离休息,避免传染他人。
疫苗接种:符合条件者及时接种流感、新冠疫苗,筑牢防护屏障。
4.校园联动:共建健康环境
学院协作:配合学校健康监测,及时上报异常情况。
互助提醒:发现同学有疑似症状,善意提醒其就医或佩戴口罩。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心态,过度焦虑反而会降低免疫力哦!

春日的美好不容疾病打扰!从细节做起,你我共同守护健康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