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疗卫生 > 正文
破伤风(二)
作者: 时间:2023-04-10 浏览次数:

诊断

破伤风诊断主要靠外伤史及典型的临床表现。当患者有确切的外伤史或有感染伤口存在,并发展为张口困难、全身肌张力增高等症状,可做出诊断;如继发阵发性肌痉挛,则可进一步确诊。临床约有20%的破伤风患者无明显外伤史,而诊断主要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此时应注意与可引起肌张力增高和阵发性肌肉痉挛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如口腔及咽部疾患、脑膜炎及脑血管意外、狂犬病等。

自然感染后的免疫力

破伤风自然感染的剂量可致发病,但不足以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故破伤风发病且未通过主动或被动免疫,恢复后并不能产生免疫力,可再次感染。

目前,我国使用的预防破伤风的疫苗包括以下五种:

1.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由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原液(共纯化工艺)、白喉类毒素原液及破伤风类毒素原液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2. 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P-Hib):主要组成成分为无细胞百白破联合(共纯化工艺)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

3.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DTaP-IPV//Hib):由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含有吸附在氢氧化铝上的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两种纯化百日咳抗原(PT和FHA)和3个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及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组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入性感染。

4. 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由白喉类毒素原液和破伤风类毒素原液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用于经吸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全程免疫后的儿童的白喉和破伤风加强免疫。

5. 吸附破伤风疫苗系用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产生的毒素经甲醛脱毒、精制,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用于预防破伤风。

其中,DTaP和DT为免疫规划疫苗,DTaP-Hib、DTaP-IPV//Hib和吸附破伤风疫苗为非免疫规划疫苗。

其他防控措施

1. 伤口处理:受伤后,及时对伤口进行彻底的清创处理。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者,及早应用适当的抗生素预防和控制厌氧菌的感染,避免厌氧微环境的形成,以控制和预防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

2. 新生儿破伤风预防:提高住院分娩率、推行新法接生等。